电子废弃物处理,WEEE指令合规指南!
旧手机、废电脑、退役服务器……当电子产品寿终正寝,它们往往被塞进抽屉、堆进仓库,甚至漂洋过海成为“洋垃圾”。然而,这些电子废弃物(WEEE)里藏着金、银、铜,也藏着铅、汞、镉。欧盟《废弃电气电子设备指令》(WEEE指令)正是为此而生:让每一台设备从上市到报废都有可追溯的“绿色护照”。
想顺利进入欧盟市场,企业必须完成“三张答卷”:
注册:在目标成员国指定授权代表,完成EAR或类似机构登记,拿到唯一WEEE号;
申报:按月或季度上报销售量与重量,准确匹配6大类设备代码;
回收:与合规回收机构签约,确保当年实际回收率达到65%—85%的法定门槛。
看似只是纸面流程,实则暗藏雷区:分类错误会导致高额罚款,重量预估偏差可能触发官方审计,而回收凭证缺失更会让整批货物在海关被扣。许多企业折戟,不是技术不过关,而是忽略了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合规细节。
从标签开始,WEEE标志必须印在产品外壳或说明书上,高度不得小于7mm,且需与CE、RoHS标识并列;包装箱则要注明“请勿随生活垃圾丢弃”及回收网址。内部文件同样重要:BOM表需列明铅焊料、含汞背光等受限物质重量,以便回收商精准拆解。
当同行还在手忙脚乱时,先行者已把合规变成竞争力。某智能穿戴品牌通过提前布局WEEE注册,仅用两周便拿到德国EAR证书,新品上市比竞品早一个季度;另一家光伏逆变器企业,则借助数字化回收系统,将模块回收率提升到92%,直接拿下欧洲连锁超市的长期订单。
优耐检测实验室深耕电子电器合规十余年,拥有欧盟WEEE、RoHS、REACH一站式解决方案:从配方级有害物质筛查、整机回收率计算,到EAR注册代理、回收凭证核查,均由资深化学家与法规工程师双线把关。自有CNAS、CMA资质实验室7×24小时运转,最快48小时出具报告,让“绿色护照”不再成为出口拦路虎。